103.7.18

對勝興車站及龍騰斷橋的印象,仍停留在舊山線還在運轉的時期:車過勝興,因為坡度大,即使自強號到此也如老爺拖車,無法加快;火車駛離勝興沒多久,可以瞥見如殘垣廢墟般的龍騰斷橋落寞地頽立在荒郊野外。

如今已成旅遊景點的勝興車站,遊覽車不能進入,必須在車站外頭步行約十來分鐘的地方下車再徒步進入。勝興老街兩旁店家門面都是經過整修,外觀看起來頗為整潔,門面也都各有特色。昔日不起眼的小站,因山線改道被廢棄後,在今人懷舊之風盛行下,反而浴火重生,成為一旅遊勝地。

思及此,心中不免有所感觸:可能是受國營事業的身份所羈絆,台鐵當局長久以來一直未見有遠見之管理者,否則憑其全島上百個車站,絕大部分都是斜瓦屋頂木造房舍的日式站體,如果當初有好好維修不予拆除改建為硬梆梆又毫無生氣的水泥站房,如今搭配著靠山有山景,靠海有海景,豈不每個車站都成為各有特色的觀光景點?

DSC_7643.jpg

DSC_7644.jpg

IMG_9042.JPG

IMG_9045.JPG

IMG_9043.JPG

IMG_9060.JPG

樑柱交接處之「米」字形栱,據說有避邪的作用

DSC_7650.jpg 

IMG_9050.JPG

IMG_9051.JPG

IMG_9057.JPG

小站不再營業,代以公仔站員迎客

IMG_9054.JPG

IMG_9058.JPG

殘破的號誌燈仍舊孤零零地守候著

IMG_9059.JPG

DSC_7653.jpg 

龍騰斷橋,又名「魚藤坪斷橋」,它的歷史可說是坎坷多舛卻又絕處逢生。它興建於1907年,為一磚造的橋墩橋樑,曾是全臺最高的鐵橋,當時享有「臺灣鐵路藝術極品」之美名。可惜1935421日的關刀山大地震把它無情地給震毀;1999年的921大地震,再度造成第4號(另一說5號)橋墩上半部被震毀崩落。如今的龍騰斷橋雖已失去交通運輸功能,然而它歷經兩次大地震的摧毀,無意中卻成就了它的殘缺之美,如今反而成為觀光景點,供人憑弔。

DSC_7658.jpg

DSC_7662.jpg

DSC_7665.jpg

DSC_7666.jpg

DSC_7668.jpg

IMG_9063.JPG

DSC_7673.jpg

中午用餐地點,大碗又滿墘。聽說老板很阿莎力,還加送一道難得碰到的應景時蔬過貓,實在好吃到會「搭舌」

IMG_9074.JPG

 華陶窯位在苑里火炎山麓,是一個結合了花、陶、窯美學的文化生活園地。文人雅仕聚於此可品茗留香,談古論今、月旦人物或臧否時事;愛好自然生態人士,則可輕鬆悠遊園區,仔細觀察研讀各種植物花草或聆聽鳥叫蟲鳴;攜家帶眷者,則可透過DIY,增進彼此間的互動與感情。 

IMG_9075.JPG

IMG_9079.JPG

IMG_9081.JPG

IMG_9083.JPG

IMG_9084.JPG

IMG_9086.JPG

IMG_9087.JPG

IMG_9089.JPG

IMG_9090.JPG

DSC_7686.jpg

IMG_9091.JPG

IMG_9092.JPG

IMG_9096.JPG

IMG_9098.JPG

IMG_9099.JPG

IMG_9101.JPG

IMG_9105.JPG

IMG_9106.JPG

IMG_9109.JPG

IMG_9111.JPG

IMG_9116.JPG

IMG_9122.JPG

IMG_9125.JPG

IMG_9126.JPG

IMG_9127.JPG

IMG_9128.JPG

IMG_9133.JPG

IMG_913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