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28

烏來內洞,舊稱「娃娃谷」,據聞名稱的由來係因當時谷內經常有青蛙的哇哇叫聲,故採同音「娃娃」命名。至於何時、為何改為內洞則不得而知。

內洞因為林相密佈、瀑布成群,擁有豐富的芬多精及負離子而知名。交通亦稱便利,開車的人走新烏路約個把小時就可到達園區。無車族則可搭捷運到新店轉乘往烏來的客運,約20分鐘一班。

至於烏來到內洞,約6~7公里,採健行方式一路走進去,二個小時左右的腳程應跑不掉,否則只能搭小黃了;至於車資,客運站旁有個佈告欄公告烏來到內洞單趟的計程車資為360元(或許是當天的第一個顧客,司機自動給優惠價300元)。

內洞森林遊樂區早上八點才開始正式對外收票,八點以前則可免費進入園區,早起的鳥兒可為自己掙個免費門票(我們此行為自己賺了個免費門票)。

內洞瀑布又名信賢瀑布,因為溪流的連續陡降落差而形成三層瀑布。未抵瀑布前就可聽到澎湃洶湧的瀑布直洩而下轟隆隆的巨響。中層與下層瀑布間架有一座觀瀑橋樑,可供遊客盡情地觀賞中層瀑布或拍照留影;站在橋上,還可體驗到湍急的溪水濺起的水氣往身上輕觸的清涼舒適感。

靠近中層瀑布旁也有一小塊觀瀑平台,上層瀑布旁的觀瀑亭則讓人更貼近瀑布,忘我地享受負離子。

IMG_8790.JPG

入口不遠處有座涼亭及平台,可欣賞對岸烏紗溪瀑布

DSC_7576.jpg

從觀瀑橋樑上可以仔細地觀賞中層瀑布

IMG_8797.JPG

 

IMG_8800.JPG

觀瀑橋樑及中層瀑布間的休息廣場上的拓印區

IMG_8802.JPG

近距離接觸中層瀑布所散發出的負離子

 DSC_7580.jpg

上層瀑布

IMG_8805.JPG

 

IMG_8823.JPG

 

IMG_8813.JPG

享受了負離子,接著緩步爬森林步道,沐浴在芬多精的氛園中

IMG_8815.JPG

據下山的遊客說,這是第一個休憩平台 

IMG_8817.JPG

由於膝蓋受傷尚未痊癒,到了500公尺處決定折回,留待下次再來走完全程 

IMG_8830.JPG

從林森步道眺望觀瀑橋

IMG_8842.JPG

 

IMG_8834.JPG

從導覽圖上判斷,這應是下層瀑布 

IMG_8835.JPG

  

IMG_8836.JPG

  

IMG_8839.JPG

  

IMG_8845.JPG

IMG_8846.JPG

園區入口木雕

IMG_8847.JPG

回程時在烏來瀑布區下車沿路散步走回老街

IMG_8852.JPG

 

IMG_8853.JPG

 

IMG_8855.JPG

五分仔台車,烏來的特色之一

IMG_8862.JPG

 

IMG_8863.JPG

 

IMG_8866.JPG

 

IMG_8868.JPG

沿途水泥柵欄上的原住民圖騰

IMG_8869.JPG

 

IMG_8870.JPG

夏天溪邊一大群戲水的民眾

DSC_7589.jpg

客運站旁的吊橋及遠處的觀光大橋

IMG_8874.JPG

河對岸遠處的教堂,原住民的信仰寄託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