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紀行—101.06.30


不到一年兩次造訪鼻頭角,主要是衝著630這天鼻頭角燈塔要對外開放。



(鼻頭角漁港)



(步道上不知名的花)



端陽過後,陽光果然會螫人,尤其在毫無遮蔭的海邊,即使陣陣海風也難紓緩暑氣,一路上可說是揮汗如雨。早上九點多,往燈塔的步道遊客已是三五成群,行至靠近燈塔處,有一小段木棧步道,一邊緊臨海邊峭壁,一邊則是經過千萬年海風侵蝕層層的陡峭岩壁,感感覺有隨時落下的可能,走起來令人有點心驚膽跳的。



(陡峭的岩壁, 隨時有落石的可能)



 



(蕈狀的奇岩怪石)



 



(基隆嶼)


佇立在海岬前端的鼻頭角燈塔,可遠眺三貂角燈塔,燈塔後方有處觀景臺,可就近觀賞嶙峋陡峭的海岸線,亦可目及基隆嶼、基隆山以及茶壼山,景色甚是巍峨壯觀;也可欣賞海浪拍打岸礁所激起的浪花美景,同時聆聽陣陣的雄偉海濤聲。接著循著前次走過的路徑,下坡往海蝕平台步道一路繞著龍洞灣而行,海蝕平台上海蟑螂滿地竄跑,但見三三兩兩的海釣客陶醉在垂釣的氛圍中,完全無視高掛天空的烈陽。沿著龍洞灣的漁村道路幾乎停滿了各式車輛,海邊及淺灘內則是充斥著浮潛愛好者。



(遠眺三角燈塔及雷達站)



 



(右前方為基隆山)


我們此行折往龍洞灣步道而上,朝西靈巖寺及四季灣前進。至山頂處,回首眺望鼻頭角,宛如一隻獨角巨獸伏趴在海面上。在山頂上的涼亭小憩,一邊欣賞壯觀的懸崖峭壁,一邊享受陣陣拂面而來的海風,暑意稍解。



 



 



(乾淨清爽的步道)



 



步道修建得甚為整潔乾淨,步行其間,迎著海風很是一種享受。接著轉個彎行至西靈巖寺,但見殿前一群羅漢塑像迎客,除我們外,卻未見任何香客,興許是天氣太熱了,阻卻了善男信女到寺進香的意願。



(西靈巖寺正殿及羅漢群)



根據寺廟門口碑文有關該寺沿革敘述,西靈巖寺原址位於宜蘭縣大溪,始建於嘉慶元年(1806) ,舊稱「佛祖廟」,因觀世音顯靈託夢搬遷至現址。現今廟宇是民國八十年間修建而成的。廟前放置著十八尊水泥雕塑的羅漢塑像,西靈巖寺正殿兩旁門柱的對聯饒富禪意,左聯寫著「齊齊齊齊齊齊齊」,右聯寫著「見見見見見見見」。究竟涵義為何?眾說紛云。經上網查詢,大致的說法為:見為古字「現」,齊與古字「齋」字同。



至於對聯涵義,經查諸多部落格所載,寺裡住持曾對此作解釋,對聯是利用漢字一字多音多義的特點,組成同字異音的對聯句,並以台語發音如下:「見見現現見見現,齊齊齋齋齊齊齋」(又有一說讀法為:「見現、見現、見見現,齊齋、齊齋、齊齊齋」)。右聯的境意是說以前濱海公路未開通前,寺裡的師父要外出,都得沿著海邊小路走到和美(舊名【蚊子坑】),再轉車至澳底,要回到寺裡時,走在蜿蜒小徑上,時而近山,時而靠海,西靈巖寺忽隱忽現,明明在眼前,忽一轉個彎卻又不見了。左聯則是勸告信眾一齊來吃齋修行。


個人淺見覺得「見現、見現、見見現,齊齋、齊齋、齊齊齋」的讀法似乎較合乎對聯本意,以該讀法譯成白話則為:「看見了(西靈巖寺)!看見了!終於看見了!吃齋吧!吃齋吧!一起來吃齋!」


西靈巖寺附近,離濱海公路端前,步道轉為陡峭的階梯路,共有97階,聽說被命名為「天梯」。階梯陡是陡,但名為「天梯」,卻未免言過其實。往下走一小段就是龍洞四季灣公園了,記得以前叫南口海洋公園。只見立了個告示牌,解說夏季開放期間經過此處,需至前面入口繳交入園費,心裡不免犯嘀咕,怎不在階梯上方立牌呢?為了避免不必要困擾,只好往回走爬上那段「天梯」,然後順著濱海公路往龍洞四季灣的台灣好行站牌候車。



(遠眺四季公園白色主建物)



 



(南口遊艇碼頭航道口的鯨魚石雕)



(四季灣《南口》公園入口)


回到瑞芳已過中午,於是到車站對面的美食街,就在入口的攤位點了蚵仔煎及大腸麵線,價格與台北差不多,但味美料實,相較之下就顯得物美價廉了。美食街的入口處有一攤賣楜椒餅的,竟然要排隊,買了一個帶回家給女兒吃,口碑不錯,後來看電視才知道那家楜椒餅挺有知名度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