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29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原址位於今日臺北中山堂的位置,日本據臺後,曾短暫做為總督辦公之所。1928年,日本為紀念裕仁天皇即位,將該地建為臺北公會堂(即為今日之中山堂)。1932年日人又將衙門部份建物遷於臺北植物園內現址。據解說員說明,今日植物園內之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的規模約僅及原始衙門的三十二分之一,由此可見當時的衙門範疇有多大。而且更名為布政使司文物館。


衙門內走廊展示著昔日衙門全貌的照片,以及短命的臺灣民主國黃虎旗及為籌軍費所發行之郵票。解說員解說當初臺灣民主國製作三面黃虎旗,惟都已下落不明。剛好前陣子有看到媒體報導,說其中一面黃虎旗落入當時進攻臺北城的日軍之手,被擄獲成為戰利品獻給天皇,現在可能仍在日本東京的皇宮內。我也以此新聞回饋給解說員。


解說員接著又說一則有趣的軼聞。台語有句俚語「阿婆浪港」,指的就是清朝在台最後一任巡撫唐景崧,他很不情願地被地方士紳推舉為臺灣民主國總統,領導臺灣人民抗日。不過日軍攻台後,臨時成立的抗日力量因抵擋不住,唐遂假扮成老婦人,落慌而逃。「阿婆浪港」從此成為嘲笑他人臨陣脫逃的一句諺語。聽完解說後恍然大悟,原來從小聽到的俗諺,其典故如此。好奇之餘,回家上網查詢結果,又有一說該俗諺指的是當時有名的黑旗軍將領劉永福。


其實翻閱歷史,每當改朝換代、國家有難時,總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在利益盡失之後最先「浪港(落跑)」的一群,致於大部分無法「浪港」的庶民百姓只能無奈地面對新環境逆來順受。



昔日雄壯威武的衙門, 如今成為古蹟屈身於市區一隅, 與身後現代豪宅成為強烈對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